
电子版
认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3月9日,皖江工学院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校全体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总支书记、副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省督导专员、党委书记刘志祥主持。
会上,刘志祥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为我们深刻认识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接续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我们广大教职员工要深入学习,认真思考,在岗位上能为国家做什么;二是要在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师生中形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氛围,并融汇到工作、教学之中;三是通过学习抓好党组织活动,激发师生的爱党热情,推动学校长远发展。
党委副书记张勤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全党同志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会议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是继续奋斗、勇往直前的号角。
王露仪、张湘林
皖江工学院部署2021年度工作
3月2日、3日,皖江工学院召开中层干部年度工作会议,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全体校领导、全校助理级(含)以上干部参会。
会上,党委书记刘志祥、董事长朱洪高、校长吴继敏、党委副书记张勤围绕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规划分别发表讲话,做出工作部署、提出工作要求。
党委书记刘志祥
刘志祥表示, 2021年学校要更加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更加注重加强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办学理念;更加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更加注重规范化教育教学管理;更加注重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提升精神状态和工作服务。
董事长朱洪高
朱洪高讲话指出,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学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校“十四五”规划开局为引领,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内涵建设为抓手,做到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育人管理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优势突出。
校长吴继敏
吴继敏做了2020年工作总结并通报了2021年行政重点工作。吴继敏表示, 2021年学校要在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人才培养工作、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人事与组织工作、学生管理与招生就业工作、后勤保障工作、机构设置工作、事业规划与制度建设工作、重点单项工作等九个方面精准发力、取得实效,为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合格评估打下扎实基础。
党委副书记张勤
张勤通报了2021年党委工作要点和目标任务书考核内容。张勤指出,2021年学校党委要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抓好党的思想建设、持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水平、坚持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会议现场
参会人员围绕2021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书考核内容和董事长讲话精神等展开讨论。团委书记、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尚贤燕,教务部部长助理黄翠,水利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汪朱华分别代表小组汇报讨论意见。副校长阮怀宁就新学期开学工作做出布置安排。
副校长阮怀宁
校党委就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提出四点要求:要抓早,新学期各部门要召开会议贯彻本次院会议精神;要抓紧,各部门要乘热打铁落实院会议精神;要抓细,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细化落实;要抓实,贯彻形式可以多样但落实是根本。
王玉珏
皖江工学院推进“课程思政”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
“在课堂上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党和国家的历史和政策等为切入点,发掘其中与课程理论知识相关的契合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企业家精神等融入教学内容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价值引领。”这就是皖江工学院管理学院李艳艳老师的课堂目标。她将课堂教学思政元素与管理学课程知识有机融合,使“《管理学》课程课堂思政研究”脱颖而出,成为2021年皖江工学院校级重点项目之一。
近年来,皖江工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课堂教学管理全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
把握百年契机推进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应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价值引领,加强对学生特别是2020级新生的课堂教学管理,引领他们明确为什么而学、为谁而学。学校党委书记刘志祥认为,课程思政要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与教案,打造“课程思政”金课,才能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课程思政”的魅力。
怎样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学校印发了《皖江工学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实施意见》,规范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积极推进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项目等,深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研究,通过模块化、专题化等模式,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和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更以高站位谋划、把握100周年契合点,融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育人目标,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抓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规范课程教学大纲,使每门课程都有课程思政元素,在学校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组建项目团队深挖育人元素
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课堂教学管理全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校开展“课堂思政”专项项目申报,通过项目团队深挖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加强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内容。
抓好项目中的教师主体。引导团队教师把课堂知识点教学和育人理念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鼓励一线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开展相关教学改革,将典型的举措和所取得的成效进行系统的总结。
抓好项目中的课程设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色,合理嵌入育人要素,由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到内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
抓好项目中的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热点,选取内容凝练育人元素,在教学中加入真实案例。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工作,做到思政元素与专业技能的完美结合。
2021年迄今,学校共有21个“课堂思政”建设专项项目立项,其中重点项目7项。项目团队由一线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混合组成,负责人均具丰富的教学经验或学生管理经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主线,坚持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
统筹思政教育确保同向而行
作为民办高校,如何突出特色优势,如何把立德树人渗透到各个学科专业的教学工作?
学校思政部运用集体备课会、讲课竞赛等形式,在交流和竞争中帮助专业课程选择思政元素,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
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选修课。指导工学类专业课程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技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指导农学类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指导艺术学类专业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从育人目标到教学创新、再到专业协同,皖江工学院努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要求,正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路上前行。
王玉珏
皖江工学院欢送春季大学生入伍新兵
3月13日,皖江工学院在马鞍山市国防训练基地召开2021年春季大学生新兵欢送仪式,祝贺新兵踏上新的人生征程。4月,学校将着力开展理想信念和红色基因教育,启动2021年大学生夏秋季征兵宣传工作。
龚澎甦
皖江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共唱“雷锋精神”
2020年3月,皖江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传承雷锋精神,唱响劳动之歌”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身披红色战衣,哪里需要,他们就前往哪里。
用爱行动,用心植树
3月12日,2019级工程管理专业黄晓雨、2020级财务管理专业武效好等青年志愿者们前往姥下河万庄村。他们撸起袖子,挖坑、种树、填土,不怕辛劳,热情四溢。志愿者们把一棵棵树苗种在土地,也把那份责任心与使命感埋在心田!
这群深受“雷锋精神”感染的青年秉承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用行动去爱护环境,呵护树木。植树过程有些苦,幸福感非常甜。他们把志愿者精神落实到行动上,以身作则,用爱心去传递无私。
奉献爱心,传递真情
3月21日,皖工志愿者们在第一食堂和第五食堂前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号召广大学生积极奉献爱心。活动接受文体用品、书籍、生活用品的捐赠,并记录捐赠者信息,整理统计所捐赠物品总数后进行公示。
3月23日,皖江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所捐赠物品交于公益合作伙伴马鞍山市公益膳食馆开展校外爱心捐赠。志愿者们将自己的爱心奉献出去,将自己的真情传递开来。
2020级水务工程专业的何国旭感慨道,自己原本是个内向的人,成为学校青年志愿者后,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发现自己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他非常感谢学校能够提供这样的一个志愿服务平台,让同学们更好地温暖校园,服务社会。
王翔、袁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