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海洋风传媒 发布时间:2020-05-28 浏览次数:1721
平安返校 开启复学新局面
5月9日早上7点20分,土木工程学院王钉同学第一个提着行李返回学校。经过测温、核实信息等进校流程,他回到宿舍,看见一切物品完好无损,心里踏实也很欣慰。作为2020年返校第一人,王钉发送消息说:“不必担心自己的衣服和被子,宿管阿姨提前几周就为宿舍消毒、通风了。学校食堂、菜鸟驿站、超市等都已经正常营运,请同学们放心吧。”
按照安徽省统一部署,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经学校董事会和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并报教育厅备案通过,依据分期分批错峰开学返校的原则,5月9日至5月31日,皖江工学院学生陆续返校。
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有序开展返校复学的各项工作,坚持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准备在前,落实在细,确保平安返校
皖江工学院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决把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紧迫的任务,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科学有序开展防控,全力做好师生返校工作。
学校下发《皖江工学院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期间师生返校工作方案》《皖江工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紧密围绕学校返校前、返校时、返校后疫情突发时四个关键时间点,精准把握信息摸排、健康监测、校园管控、物资保障、隔离观察、日常教学、宣传引导、环境整治、心理支持等工作重点,维护正常校园秩序,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学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工作,下设10个工作组,落实各项具体工作。返校前,学校利用多种渠道宣传教育防控知识和学校防控要求,加强师生员工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坚持每日健康信息报送,根据所处地域和身体健康状况决定返校情况;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进入校园人员一律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后勤部整治校园环境,对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等场所进行消杀;开通在线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及时心理支持。
学校后勤保障部副部长翟露介绍说,“前期我们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消杀,对食堂、宿舍等重点部位的防控工作进行了细节上的改进,确保学生返校后的平安与健康。随着学生陆续返校,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也将常态化开展,不松懈、不懈怠。”
师生员工报到时,学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实施“一测二核三验”,严格执行入校流程,三项检查无误后方可进校,确保学生平安回校。
5月16日上午,董事长朱洪高、副校长张建民、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伍旭坤、经济管理学院书记马建、机械工程学院书记李永金、机械工程学院赵恒文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场检查指导开学工作。
学生返校后落实自我体温监测与健康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防控管理体系,把疫情防控责任压实到学院、班级、宿舍,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和住宿管理,严控学生聚集性活动。采取定点分时错峰供餐制,鼓励自带餐具,避免扎堆就餐。做好校医务室、卫生医护人员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做好师生出现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准备,配合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调整,周密衔接,实现有序复学
疫情期间,学校制定线上教学方案,2月17日正式开启“云课堂”。学生返校后,学校安排平稳衔接教学工作,制定因疫情防控暂不、暂缓返校学生的在线学习方案,合理调整、统筹安排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课程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运行工作有序实施。
5月8日,教务部召开了学生返校复学教学工作会议暨2020年重点工作布置会,确保学生返校后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副校长阮怀宁指出,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学复课工作,保证线上线下教学工作平稳过渡,做实做细各项教学工作。
5月11日,教务部发布《疫情期间2017-2019级学生返校后课程安排的通知》《关于做好学生返校后补考重修工作的通知》《关于对2020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检测的通知》,要求做好返校后教学衔接,补课、调课、重修、毕业设计等工作,施行上课教室调整及错峰下课工作安排。
学校为保证师生双休日得到充分休息,不增加课业负担,返校后学生补课均安排在白天课表空余时间,不占用学生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科学把握疫情防控下的教学节奏和教学强度。上课或考试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均须保持1米以上距离,严格控制教室、考场学生人数。
学校要求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与其他网络资源,开展毕业设计线上线下指导、审核等工作,合理安排毕业设计工作进度,确保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五月,皖江工学院全体师生逐渐投入到丰富的校园生活中。在全力以“复”开启新局面的同时,全体师生做好自我防护,遵守校园防控制度和教学规定,用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学习挑战。
王玉珏
以战“疫”作教材 上好爱国大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赞誉。
皖江工学院在疫情防控期间,引领大学生青年深刻理解党中央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和共青团员生力军作用,在战“疫”同时,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
同屏共振,引领爱国思想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精神链接大写的青春,亦是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19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储俊朗同学,在3月9日观看完“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说。4月23日,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财管专业包天晴同学感慨道:“上完这堂战“疫”思政大课,我心潮澎湃,因为我看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皖江工学院思政部组织广大师生通过人民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平台,同上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全体师生在观看中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疫情防控中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学习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塑造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
学校结合实际情况,从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着手,创新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通过组织学生在线讨论,深化对授课内容的认识,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刻感悟战“疫”中彰显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服务社会,力行爱国实践
自疫情爆发以来,皖江工学院号召学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2020年2月份起,陆续有15个地区的师生党员志愿者响应家乡号召,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主动担责、先行出击,为家乡保驾护航,以行动表达爱国激情。
校团委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正能量传播,引领凝聚广大团员青年合力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总结了115名优秀团员志愿服务事迹,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战“疫”实录》系列报道;组织全校各级团学组织、班级团支部,开展线上专题学习、线上专题交流、抗击疫情线上承诺等主题团日活动。
皖江工学院以真实的战“疫”故事、先进典型事迹和爱国感受,激励皖工学子在疫情中迅速蜕变与成长,激发学生回馈国家的决心,让学生肩上有责任,脚下有力量,通过战“疫”使爱国思想落地。
执笔抒情,坚守爱国自信
18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尹迪同学在自己的感言《坚持制度自信,打赢疫情战“疫”》中说:“坚持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下我们必须坚持的四个自信,尤其是制度自信,在我们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更加让我们看到了制度自信的优势所在。”
抗击疫情期间,皖江工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组织“我们都是收信人”“战疫青春我做主,制度自信我坚守”等线上征集活动,以文字表示爱国之心,用书画彰显强国风采。师生作品中贯穿爱国主义情怀,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引导更多学子坚定爱国信心。
战“疫”是当下鲜活的教科书,全体皖工师生秉持爱国主义精神,认真学好这堂爱国大课。
闫晶、龚澎甦
承河海之志 扬文天之帆
———贺皖江工学院十二周年校庆
文以纪之
太平故郡,皖滨新城。雨山名景,人杰地灵。建院十二载,立学一纪年。霍里山下,明明德,正正心,传大学之道,惠桃李之言;郑蒲港前,揽贤师,聚门生,承河海之志,扬文天之帆。上善若水而水纳四海,笃学敦行而行不逾方,文心励志而志成万里,天道酬勤而勤慎肃恭。皖工学子,不负韶华。图书馆间,孳孳不倦;运动场内,挥洒青春;达人秀上,绽放风采。
朝往暮去,时光荏苒。今迎校庆,更著风情。十二载风雨兼程,砥砺成业。十二载青春如歌,再续华章。名满天下,学遍八方。育英文理,传德东西。五月南风兴,风光恰好日。绝胜烟柳尽,百花斗芳菲。暮春送过往,立夏接辉煌。时逢疫战,未能至校。然四海校友,遥祝母校;居家师生,心贺皖工。诚愿:“树人为本,攻学为上。坚韧自强,胸怀若水。拥独立之精神,居自由之思想;弘文天之光,开皖江之风。继往开来,更出栋梁;宏图大展,永创佳绩。”
忆往昔,峥嵘岁月,举樽同庆华诞。
看今朝,厚德载物,皖工名誉九州。
程利军
2018年9月入校
国际教育学院18中美国贸
(更多内容请查阅《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