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海洋风传媒 发布时间:2020-07-01 浏览次数:5688
6月24日上午,马鞍山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刘明刚率市局宣传科相关负责同志到花山公安分局,为在2019年度全省公安机关受表彰奖励的集体和个人上门授奖。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分局局长周发强,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杨青,分局党委委员、政工科科长芮明杰及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分局主要领导介绍了获奖集体和民警的简要事迹和工作表现,市局宣传科宣读了记功命令,刘明刚副书记现场为获奖集体和民警颁奖,并合影留念。随后,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作表态发言,大家一致表示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踏实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继续发挥长处,补齐短板,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更好的服务人民,投身公安工作!
活动上,刘明刚副书记代表市局党委向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对受表彰的集体、个人和花山分局提出殷切希望。一是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干好每一项工作、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再创佳绩,不辜负市局党委的鼓励和期望,不辜负所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期望;二是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当前,公安任务繁重,特别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较迫切,对公安工作的服务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公安干警更要牢记初心使命,全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希望今天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视表奖为动力,视鼓励为鞭笞,立足本职工作,“办好每一起案件、服务好每一名群众、化解每一起纠纷”,“积小成为大成,积小安为大安”,为加快建设“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做出花山贡献;三是学习先进,崇尚先进。分局要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分局党委要积极选树在全省全市叫得响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大张旗鼓的宣传先进、表彰先进,以先进为榜样,在分局范围内积极掀起学先进、比先进的工作热潮,号召青年民警、基层单位向先进集体、个人学习,进一步激发队伍正能量,让警营激荡着“逢誉必争,逢旗必夺”的争先创优的豪气,让队伍充满着“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阵地我坚守”的担当尽职的勇气,进一步发挥先进集体、个人的引领示范作用,把花山公安工作继续做实做优。
活动的最后,周发强书记代表分局党委再次对市局领导送奖上门表达感谢,表示今后一定带领受表彰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创佳绩、号召分局全体同志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抓好引领示范、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提升队伍整体形象。
花公宣
我的禁毒民警叫“老爹”!
——一位禁毒民警帮扶戒毒人员的暖心故事
6月21日,父亲节。
“三年来,您就像父亲一样,叮嘱我、关心我!”当天早上8时刚过,23岁的李云就给“老爹”发去一条微信,提前祝他“父亲节快乐!”
李云口中的“老爹”,其实今年才35岁,名叫朱洪强,是马鞍山市公安局江东派出所一名禁毒民警。
为何称一位年轻民警为“老爹”,这个看似不太寻常的称呼背后,却有着一个温暖的故事。
1
交友不慎花季少女染上毒品
2015年,李云18岁。由于是家中独女,父母的溺爱让李云变得十分叛逆。本应该坐在课堂里上课的她,却早早辍学在家。很快,李云便结识了社会闲散人员王强,两人经常出入一些娱乐性场所。
李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毒品,正是她18岁生日的前一天。简易的塑料瓶、气味扑鼻的白色晶体、迷雾一般的白烟……这些让李云感觉很新奇,于是在王强的怂恿下,她第一次吸食了冰毒,结果被民警现场抓获并被拘留。
但李云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一发不可收拾,时常跟王强在一起吸食毒品。第二次被抓,李云被拘留了15天;第三次被抓,当得知自己会被强制戒毒两年时,李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在强制戒毒的日子里,李云积极配合矫治,最终等到可以提前出戒毒所的消息。
2017年5月13日,是李云离开戒毒所的日子。当天早上6时,李云就起床了。一个小时后,管教民警就来告诉她,来接她的民警到了,这让李云非常意外,因为马鞍山市区距离强戒所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这就意味着民警早上5点多就出发了。
这次来接李云的民警正是朱洪强。
第一次见到朱洪强时,这个又黑又瘦、不苟言笑的民警,还是让李云有些畏惧。
“你再等一下,把手续办好就能走了。”让李云没想到的是原本办理较为繁琐的手续,朱警官半个小时就全部办完了。事后,李云才从其他民警那得知,原来朱警官来南湖的前几天就把所有的材料整理归类,每一项都清晰明了,因此办理手续非常迅速,朱警官说:他们很多人也是误入歧途,从里面出来个个归心似箭,办快点,也是让他们开心点!
这让李云倍感温暖。
2
“‘老爹’带着我走向光明”
“你要好好的!”“别让你爸妈再操心了!”“多跟我联系,我随时都在!”……回来的路上,朱警官再三叮嘱。
在强戒所的日子,李云社会上的朋友都渐渐远离了她,当她听到朱警官的问候时,她非常感动,两年来第一次有一个陌生人如此关心她,居然还是自己的禁毒民警。
从那以后,朱洪强只要见到李云,都要仔细叮嘱几句。
李云说,“虽然都是些细小的叮嘱,但这些话总是能温暖我的心,在我看来,朱警官更像是我的亲人,他像父亲一样。”于是李云就将手机里朱警官的备注名称改成了“老爹”。
2020年5月,李云社区康复期满三年,一直想考个驾照的她迫不及待地去驾校报名。但像李云这种情况,必须要办理各种证明和手续,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老爹”。
于是,朱洪强立即帮李云联系社区、上报信息、采集血样……前前后后忙了3天,顺利帮李云办好了各种手续,成功报了名。当李云赶到派出所,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朱警官,却发现他并不在所里,从朱警官同事的口中得知,原来朱警官的孩子生病住院已经一个星期了,而他的妻子也因身体不适在医院接受治疗。朱洪强为了帮李云办理手续,就将孩子交给了岳父岳母,孩子动手术都没陪在孩子身边。
李云得知这一切,又愧疚又感激,她买了好多零食送到医院给孩子,但朱警官坚决不收,还安慰李云孩子是个小手术,不要紧。李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朱洪强则一直给她加油打气,鼓励她从新出发。
李云说,“我的‘老爹’是我这辈子的贵人!他带着我走向光明!我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
3
“挽救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有用”
朱洪强今年35岁,从警已经12年了。虽然看上去严肃而深沉。但了解朱洪强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热心肠。
其实不光是李云,对吸毒人员,朱洪强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远离毒品,走上正途。作为派出所里分管禁毒工作的民警,朱洪强不仅在乎对吸毒人员的查处,他更在乎对吸毒人员的挽救。那是10年前,朱洪强刚刚接手禁毒工作,一名绰号“黑皮”的男子多次吸食毒品且屡教不改,其父母也是操碎了心。
“黑皮”从强戒所回来也是朱洪强去接的。朱洪强跟“黑皮”说,“我以后就跟着你!哎,24小时做你的贴身保镖!我看你学不学好!”“黑皮”则解释,是因为一直找不到工作,郁闷才吸的。
从那天起,朱洪强就开始帮“黑皮”找工作,而且是一下班就去“黑皮”家,“黑皮”去哪,他就去哪。见每天有警察跟着,“黑皮”的一些狐朋狗友也就不再找他了。后来,在朱洪强的介绍下,“黑皮”进了一家影楼给人家布置婚庆舞台,一个月工资3000多块。有了稳定的工作, “黑皮”也就慢慢踏实下来,没事就跑到派出所找朱洪强聊聊将来的打算。“黑皮”的父母更是感激不尽。
就在2019年,“黑皮”结婚,还特意给朱洪强送来喜糖.他握着朱洪强的手说:“哥,幸好你当时拯救了我,不然我现在也不可能找到幸福!”
十年来,被朱洪强挽救的几十名吸毒人员,有的做起了小生意,有的在企业里勤恳工作,有的结婚生了孩子……朱洪强和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只是身份不再是警察和吸毒人员,而是朋友。
朱洪强总说,“作为一名禁毒民警,帮助这些吸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有用,这是我的目标。”
(文中除民警外均为化名)
张海容 孟振华
(更多内容请查阅《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