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海洋风传媒 发布时间:2020-07-01 浏览次数:2898
4月14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确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结果陆续公布。截至6月10日,皖江工学院共有429人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较去年增加56人。2020年全校考研录取率达14.51%,较去年小幅升高。自2017年起,皖江工学院考研录取率连续4年稳定在12%以上。
虽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但在学校“文心励志、天道酬勤”的优良校风带动下,在历届优秀考研学生的榜样影响下,皖江工学院连续多年考研成绩辉煌。皖江工学院自建校以来,紧抓教学质量不松懈。校领导带头听课评课,着力推动教学改革,深化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毕业生实现升学梦。
全校录取率“前三名”
水利工程学院384位毕业生中91人考取研究生,录取率达23.7%,考研录取率位居全校第一;土木工程学院362位毕业生中65人考取研究生,录取率达17.96%,位居全校第二;机械工程学院403位毕业生中49人考取研究生,录取率达12.16%,位居全校第三。
专业录取率五强
全校共有5个专业考研录取率超过20%。其中,测绘工程专业考研录取率达42.31%,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考研录取率达31.58%,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考研录取率达27.8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录取率达27.03%,地质工程专业考研录取率达25%。
学霸宿舍花落谁家
水利工程学院11#406、9#531、11#404三个宿舍,均有4人考研成功,经济管理学院15#212宿舍4人考研成功。
各学院“考研达人”
水利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陈文静同学,以350分排名学院第一;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汪寒艳同学,以401分排名学院第一;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徐用祺同学,以378分排名学院第一;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夏世杰同学,以381分排名学院第一;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王昊同学,以411分排名学院第一;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吕政同学,以405分排名学院第一;国际教育学院16国贸4+1专业王菁娴同学,以384分排名学院第一。
被录取学校分布广泛
皖江工学院2020届被录取学生中,国内被录取学校遍布32个地区的132所高校。其中,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的高校录取人数最多。
水利工程学院被河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录取的人数最多;土木工程学院被河海大学录取最多;电气工程学院被安徽理工大学录取最多;机械工程学院被安徽工业大学录取最多;经济管理学院被安徽工业大学录取最多;艺术设计学院被安徽农业大学录取最多。
今年,该校学生出国深造情况表现优异。尤其是国际教育学院有不少学生考入国外知名学府,例如悉尼大学、伯明翰大学等。
考研学子男女比例
除国教院外,男生共有212人被录取,女生共有134人被录取,男女比例约为1.58:1。其中,水利工程学院有59个男生,32个女生被录取;土木工程学院有43个男生,22个女生被录取;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有43个男生,10个女生被录取;机械工程学院有40个男生,9个女生被录取;经济管理学院有24个男生,57个女生被录取;艺术设计学院有3个男生,4个女生被录取。
党员升学率
有105位党员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录取率达24.48%,创下党员升学新高。
王玉珏
皖江工学院“双线并行”为就业 精准帮扶贫困生不掉队
2020年6月16日,是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徐同学毕业的日子。徐同学说:“我宿舍的同学都在学校招生就业网上和线上招聘会中投了简历,我在辅导员刘华辉的鼓励下,决定继续深造考研。今年我不仅成功考取了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我宿舍的同学也都顺利就业了。”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皖江工学院重点关注、专项服务贫困毕业生就业,线上线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促进所有毕业生顺利就业。
抓好就业工作格局
依据全国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安徽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在分管领导、副校长张建民的指导下,学校多部门配合,围绕就业主题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分析就业形势,压实主体责任,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全力抓好就业工作格局。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疫情变化,因时制宜地确定就业工作方案。把贫困毕业生作为优先帮扶对象,大力开拓线上就业渠道,增加毕业生“云就业”机会。返校复学后,学校提供线下就业指导服务,全程动态监控就业工作,补足“云招聘”的短板。
在纵览国家就业形势大局的同时,学校贯彻地方就业创业政策。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等困难毕业生重点关爱,指导学生申领求职创业补贴,落实好求职创业补贴政策,降低疫情对贫困生的就业影响。
健全就业网络平台
面对特殊就业形势,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动出击,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法,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足不出户”就能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实现“学生不出门,便知就业情”。
“在2019年底,我们就早早开启了就业方面的筹划和准备工作。我们利用多种形式的信息渠道,建立起省级-校级-院级三级联动的数据平台,一步步落实就业帮扶工作。”学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科长印志媛老师介绍说。
学校与教育部“新职业”网接轨,以“安徽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为重心,及时更新学校就业信息网。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等条件筛选并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依托学校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采用“远程精准就业对接会”和“线上就业直推”等形式,实现意向单位招聘信息和毕业生求职信息互联互通、精准匹配,在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同时,充分满足毕业生个性化就业需求。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通过移动端观看宣讲视频、在线投递简历和远程面试,面试合格者可以直接在系统内签约,实现了从线下招聘转向线上招聘的无缝对接。
通过数据化、系统化的线上平台和操作监控,皖江工学院先后组织多场线上招聘,提供近万个对口岗位,确保学校毕业生高质量精准就业。
面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疑惑,学校发布《皖江工学院2020届毕业生网上求职、签约注意事项》《微信小程序(安徽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网络签约使用指南》《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网络求职安全注意事项》等通知,贴心提示学生就业时注意保障自身利益和疫情防控安全。
精准指导就业
学校对3397名应届毕业生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关注低保家庭、建档立卡学生、双困生等121名贫困毕业生群体,在精准掌握毕业生基本信息、学业状况、就业意愿、求职进展、主要困难等情况的基础上,以精准摸排助力线下就业指导。
学校招生就业中心建立了“就业半月报”“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台账”和“建档立卡学生帮扶台账”等制度,量身定制“一生一策”“一对一”的帮扶求职就业计划,通过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16能动专业和新能源专业的辅导员薛文老师说:“就业工作要提前入手,一回校就要开始做起。我会在专业群里发布招聘信息,联系企业给专业学生开专场招聘会。平时教育学生就业不能局限于本专业,很多人在非专业领域也能取得很好的成就。因为我对专业里贫困学生的情况十分了解,所以我也会告诉企业方,不要局限学生专业。虽然一些学生家里贫困,但这造就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
各二级学院专业辅导员会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及时向学生推送不同类型的就业信息。每半个月,辅导员还会对双困生、建档立卡等学生进行摸底,详细记录就业现状,开展就业指导,形成“就业半月报”“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台账”和“建档立卡学生帮扶台账”。辅导员综合分析学生就业形势后,与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同时收集未就业学生困难,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及时反馈,双方分析后配合解决。
截止6月底,在皖江工学院多部门的配合下,在线上线下的多形式服务中,学校121位贫困毕业生中,已经有110人顺利就业。
王玉珏、印志媛
别皖工
毕业之夜
雀跃的夜色和星星点点的灯光
分别照在墙上、心房
吐露着彼此的心事
脑海里
盛满了校园里熙然的时光
曾在楼顶读书
水边看花
把实验楼旁最清澈的湖水弄得波澜荡漾
还有忽然入神的铃声
打断思维深处的碰撞
有一种水上莲花
和我一样
喜欢环伺着图书馆
或在石上或在彼岸
那时的学校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文天,文海云天的知识殿堂
寂静的寝室
水滴答滴地敲响
像送别
窗棂外的风
像歌声
一转身,四年呵
像童话里的小精灵
徜徉在文化森林里
夏末结满的果子
被同窗的我们
一个个摘走
留下一串串脚印
带走一个个梦想
向行驶的远方
如果有一天相逢
我,来自八百里皖江!
作者:穆小羽
(更多内容请查阅《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