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0555-2260888

金融知识普及月丨以案说险在身边:拒绝高息诱惑 识别投资陷阱

发布者:海洋风传媒 发布时间:2022-09-23  浏览次数:449

09/23
2022

拒绝高息诱惑 识别投资陷阱





新华保险认真贯彻落实银保监会要求,在不断加强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同时,积极开展消费者教育宣传,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宣传金融消费者法定权利,切实维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等八大权利,通过开展系列消费者教育宣传工作,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保护消费者权益。

2022年,新华保险将聚焦保险消费、服务全流程环节的各个场景,精心编写消费风险提示案例,定期发布“以案说险在身边”消费风险提示,提示广大消费者维护金融消费者八项权利,远离非法“代理维权”、非法集资、非法放贷、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帮助消费者不断提升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欢迎广大消费者持续关注。


   案例简介

消费者李先生在某线上投资平台看到一则“高息理财”广告,“高年化收益”映入眼帘。李先生遂拨通广告下方联系电话咨询该产品。在该理财公司工作人员“指导”下,李先生将自己所购买的保险多次进行保单质押贷款,并将贷款全部用于购买所谓“理财”。几个月后,该“理财公司”卷款跑路,不但承诺的收益没有兑现,连本金也收不回来。

在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帮助下李先生选择报警,最终,2021年4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该“理财公司”许某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三万元。



案例分析

非法集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身批各种“马甲”,不断变换手段,让消费者权益屡屡收到危害。本案中李先生受到高息诱惑,忽视了高收益伴随的高风险,最终导致自身经济遭受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该理财公司的参与人也受到法律的严惩。



消费风险提示

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不要随意相信高息理财产品,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莫要因一时的疏忽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国家对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扫一扫,联系我们
电话:0555-2260666/2260888

QQ咨询

客服: